为切实提升体育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,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关键作用,体育学院辅导员徐林楠于2025年2月25日精心组织了新学期心理委员培训活动。
培训会上,辅导员徐林楠着重强调春季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,同学们从假期的松弛状态迅速切换回紧张的校园节奏,面临体能恢复、课程衔接等接踵而至的压力,心理委员务必瞪大眼睛、竖起耳朵,密切关注同学们的每一处心理动态变化。无论是训练场上的异常沉默、课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,还是社交场合的退缩表现,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预警信号,需第一时间捕捉并介入。在具体工作要求环节,徐林楠明确提出两项关键任务。
一是落实心理月报制度,心理委员要每月按时提交详尽报告,内容涵盖班级同学本月的整体心理状态评估,如情绪积极面的展现、普遍存在的压力源剖析,尤其要对重点关注对象的心理变化进行跟踪记录,包括采取的沟通方式、取得的干预成效等,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与案例参考。
二是精心策划心理活动,结合体育学院特色,定期组织主题鲜明、形式多样的心理舒缓活动。可以是一场激情洋溢的“运动减压派对”,利用体育项目的趣味性让同学们尽情宣泄,助力大家以最佳状态驰骋赛场、遨游学海。
新学期心理委员培训为新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注入强大动力。随着心理委员们“整装待发”,学院将全方位筑牢心理防线,护航每一位体育学子向着梦想奋勇前行,在汗水挥洒中铸就强大身心。
